最新消息News

2024.07.08 台灣墮胎數/新生兒數比例約為全球6倍

台灣墮胎數/新生兒數比例約為全球6倍

聯合報/ 記者賴昀岫

台灣的出生育連年下降,相對高的墮胎率是一大隱憂,以人工流產人次加上RU486使用量,2011年衛福部統計平均每年約有23萬人次墮胎,是推估活產新生兒人數的2倍左右,民團指出,台灣墮胎數相對於活產數約為全球6到9倍,政府應透過懷孕婦女生產基金、建立人工流產通報機制及設置懷孕婦女個案管理師等,正視非預期懷孕婦女人工流產議題

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秘書長林朝興說,少子化是現在台灣所面臨的一大問題,依照官方統計數據,健保人工流產人次加上口服墮胎藥「RU486」的使用量,2011年衛福部統計平均每年約有23萬人次墮胎,2023年台灣共13萬5571新生兒誕生,推估為活產新生兒數2倍左右。

林朝興並指出,相對全球每年新生1億3300萬孩子,推估墮胎數4400萬,墮胎數約為活產數三分之一,台灣墮胎數相對於活產數約為全球6到9倍,明顯高出全球統計許多,檢視賴清德總統上任提出「健康台灣」政策,卻漏了對非預期懷孕婦女的關懷,應積極建立針對非預期懷孕婦女的諮商輔導系統,才能有效協助台灣非預期懷孕婦女,降低婦女非自願墮胎,有效提升台灣生育率。

德國Pro Femina協會是一個獨立、專業的非營利女性諮商服務機構,每年服務人數超過24萬名婦女,在回報受助結果的服務個案中,約65%選擇生下孩子。

數位諮商部副主任/國際關係主管Paula von Ketteler說,選擇人工流產原因「伴侶關係問題」占37%、「個人生涯因素」占30%、「害怕超過負荷」15%、「孩子醫療原因」5%、「母親醫療原因」4%,「財務擔憂」6%、「來自外人壓力」2%、「性侵害」1%等,在缺乏幫助、困境無法解決下被迫選擇人工流產,對婦女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社團法人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理事長謝文彬指出,台灣應建立非預期懷孕婦女人工流產諮商輔導機制,包含鼓勵及補助有需要的非預期懷孕婦女接受諮商輔導,並對提供服務的機關團體及執行人員提供獎勵措施

另外,謝文彬建議,可從行政院「少子女化對策計畫」經費預算中,提撥部分經費成立「懷孕婦女生產基金」,提供特別補助或是一定金額的無息貸款,給在財務上遭遇困難的孕婦,且不限非預期懷孕者,讓她們安心生下孩子,而不是因為財務問題被迫選擇人工流產。

謝文彬說,許多縣市都推出凍卵補助,但資源也該放在已懷孕族群,可從部分縣市開始試辦,林朝興指出,以搶救少子女化對策1200億預算來看,也許只要5%、60億的經費,就能支持這些希望生下孩子,卻又無力撫養的懷孕婦女,如產下孩子後,也能協助進行出養等。

為掌握實際的人工流產人數,林朝興建議,應在考量個資保護下,建立人工流產的通報機制,如德國、英國及新加坡等國均有類似通報機制,目前我國因為沒有此通報機制的法源依據,難以掌握其人數、分布情形及實際所遭遇的狀況,使得政府無法針對此一族群提出具體有效的對策。

新加坡Safe Place創辦人魏佩儀指出,很多人認為墮胎事青少年議題,但根據統計,當地有許多已婚婦女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個人自主考量外,很多是因為生活因素、懷孕時間點、工作壓力、已有幾名孩子,難以負荷第三個孩子,應該要有相關通報數據,了解國家現況、問題等,進而改善高墮胎率的狀況。

衛福部國健署婦幼健康組長林宇旋說,在婦產科醫學會協助下,目前針對人工流產,已有訂定參考指引,包含生下孩子後的出養、寄養等,以及選擇人工流產的照顧等,針對懷孕階段個案管理,近年已有逐步推動高風險孕產兒追蹤關懷計畫,也會協助轉介社會福利與相關資源。

謝文彬認為,高風險、未成年懷孕,本來就是醫療要關注的對象,但從人民的角度來看,希望一懷孕就給予補助,並配有個案管理師;立委王正旭表示,台灣婦產科醫學學會長年呼籲,我國婦女一旦懷孕即應有「個案管理師」,予以陪伴,全程施以衛教,關懷,且接受其諮詢,政府並給付營養補助及獎勵金,直到孕期終止。

文章來源: 聯合新聞網 「民團:台灣墮胎數相對於活產數約為全球6倍 提3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