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News

2024.03.18 為什麼我們的世界需要婚姻的好消息

為什麼我們的世界需要婚姻的好消息

Shenan J. Boquet 神父
 

幾天前,常駐聯合國教宗代表團的卡恰總主教(Archbishop Gabriele Giordano Caccia)表達了他的擔憂,他說「家庭在國際論壇中越來越被忽視甚至貶低」。

卡恰總主教在紐約聯合國舉行的第62屆社會發展委員會的會議上進行演講。他指出,即使是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也承認「家庭是自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位,並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

因此,他指出,家庭是「社會發展的核心」,而不是現代許多人認為它是「次要的」或甚至是「有害的」。總主教引述了教宗方濟各在《眾位弟兄》通諭中的話,認為家庭「是實踐和傳承愛和手足情誼、共聚和分享、關懷照顧他人的第一個場所」(第114號)。

總主教補充說:「對世界各地的人來說,家庭不僅是社會保護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形式,是相互支持和關愛的團體。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家庭往往是對其成員最堅強的支持者,否則他們可能會被社會忽視或視為負擔。家庭中的每位成員彼此給予和接受無可取代的愛、關懷和支持。因此,社會政策必須支持家庭的基本角色以實現社會正義和社會發展。
 

婚姻改善社會的各個層面

作為天主教徒,我們知道家庭有著非常崇高的使命。這一直是教會從最早期就不斷傳授的教導。這個使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即從廣義的人類角度或狹義的基督宗教角度。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家庭都顯示出某種程度的重要性、影響力和尊嚴,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正如教宗方濟各曾說過:「家庭的福祉決定了世界和教會的未來 」(《愛的喜樂》,31號)。因此,他補充說,「身為基督徒,我們不能為了避免抵抗當代的想法,或是為了顯得跟上潮流,或是因為道德淪亡和人性墮落感到無助,而停止宣講婚姻。」(《愛的喜樂》,35號)。

或者,正如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1994年《致家庭書》中所寫的:「家庭常被視為人的社會性的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表達。」他接著指出,社會和政府有每一個誘因去保護婚姻和家庭,因為這符合他們自身的利益。 如他所寫:「為了社會的好處,家庭的『主權』是必要的。一個有真正主權和精神活躍的民族,總是由健全的家庭所組成,他們知道自己在歷史上的天職和使命。家庭是這一切問題和使命的核心。如果把家庭降至附屬和次要的角色,使之不能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只會對整個社會造成極嚴重的損害,窒礙真正的發展。」

換句話說,即使不考慮任何特殊的靈性因素,政府和社會都有無數充分的理由將精力放在促進健康的婚姻和健全的家庭上。
 

家庭生活對教會的使命至關重要

然而,如果考慮到聖經有關家庭角色的教導,從創世紀一直到基督毫不妥協地捍衛家庭的地位,再到聖保祿對婚姻的奧秘神學,就會發現家庭不僅是堅強和健康社會的支柱,而且也是靈魂的培育場所,因此,對於教會的救贖使命具有永恆的重要性。

將家庭概括為「家庭教會」這一概念,這種語言可以追溯到教會最早的時期。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致家庭書》中講到這一點時解釋說:「家庭本身就是天主的偉大奧秘。作為『家庭教會』,它是基督的淨配。普世教會,和在她之內的每一個個別教會,都賴『家庭教會』及其愛的經驗,包括夫妻之愛、父母之愛、兄弟之愛、團體中成員之愛和世代間之愛,直接顯示出這教會是基督的淨配」(第19號)。

在《致家庭書》的其他地方,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也提到了家庭在靈性上的重要性,他寫說:「家庭如何在善與惡、生與死、愛與一切與愛相反的的激烈鬥爭中佔有核心地位。首先,家庭負有勉力發揮善良力量的責任,這力量的泉源是人類的救主基督」(第23號)。

這真是一個極為強而有力的對家庭的辯護!
 

婚姻提高個人滿足感

捍衛教會對婚姻和家庭的教導是一種巨大的滿足,因為可以及時了解這些教導如何被當代的社會學和心理學所證實。

過去我常常指出,有大量的研究顯示,穩固的婚姻和健全的家庭能夠帶來一系列毋庸置疑的社會利益。這包括顯著減少貧困、犯罪、心理疾病和福利的支出,到顯著增加孩子的學業表現、社會流動性和事業成功等方面。

然而,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婚姻和家庭生活在當代社會優先考慮的狹窄範圍內也表現出色。

讓我解釋一下。

有很多理由可以相信當代的美國社會是有史以來最個人主義的社會。這其中的一個結果是,我們很少用「共同利益」這樣的詞語來評估事物,而更傾向聚焦在極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如「自我滿足」,「自我實現」,或「幸福」,膚淺的方式被理解為積極的感受。

然而,當代強調個人自我實現而忽視共同利益,其諷刺之處在於,它可靠地產生了一切事物,但不包括幸福。

舉例來說,兩週前,我提到了《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談及一位有兩個孩子的已婚母親,她過著「多元戀愛關係」的生活——也就是說,她獲得了丈夫的同意,與其他男人保持性關係。雖然這位女士聲稱她追求這些關係是為了追尋「自我實現」,但在文章中明顯地表現出她深深的不快樂、不安和痛苦。

將她那不穩定且有時顯得異常且不得體生活的困惑和混亂,與一對長期婚姻夫妻的平靜相比,後者的夫妻有意識且仔細地培養一種深厚而持久的愛,這種愛扎根於忠誠和相互交付。的確,這對夫妻必須經常選擇放棄自己的某種慾望,將自己的慾望放在他們婚姻的共同利益的祭台上。然而,這種方式的結果並不是苦澀或不快樂,而是遠比性革命所產生的一切,帶來一種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寧靜與滿足。

換句話說,這樣的婚姻不僅對社會有益,對夫妻的子女也有益……而且毫無疑問,對他們夫妻本身來說也更加令人滿足。
 

一段好的婚姻提升整體幸福感

最近,社會研究員威爾科克斯(Brad Wilcox)出版了一本書 “Get Married: Why Americans Must Defy the Elites, Forge Strong Families, and Save Civilization.” (《要結婚:為什麼美國人要擺脫精英束縛,建立強大的家庭,拯救文明》)。這個標題簡單扼要地概括了這本書的整體訊息。

然而,正如威爾科克斯指出的,雖然有許多良好的社會原因支持婚姻,但所有的研究都清楚地證實,婚姻產生幸福和自我實現的力量是極為強大的。

他在書中寫道:「婚姻品質是我所知的美國生活滿意度中最主要的預測因素,遠遠超出其它因素。具體來說,對於那些婚姻非常幸福的男性和女性來說,他們稱自己對生活『非常幸福』的機率比那些未婚或婚姻不太幸福的同齡人高出驚人的545%。」

「當預測整體幸福感時,一段良好的婚姻遠比你接受的教育程度、掙了多少錢、多頻繁地發生性行為,甚至是你對工作的滿意度都來得重要。」

也許最諷刺的一點是,婚姻所產生的個人滿足感包括我們社會最崇拜的領域,即性。

我們這個時代普遍接受的「智慧」認為,性滿意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之一,而實現性滿意度的最佳途徑是在多位不同的性伴侶中追求新鮮感。如果有人最終與一位伴侶定下來,現代人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尋找「性契合度」,而這只有在與多人發生性關係之後才能知道。

然而,正如威爾科克斯指出的,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平均而言,已婚夫婦不僅回報性生活更加滿意,而且比未婚夫婦更頻繁地發生性關係。因此,儘管性「解放」(liberation,使人自由的意思)的先知們宣揚縱慾、不忠、多重性伴侶和通姦是達到自我實現的途徑,並將婚姻視為先天的壓迫和過時,但實際上是那些結婚的人更有可能實現性「解放」所承諾的目標……而他們卻未能達成這些目標。
 

教會沉靜的智慧觸及我們最深層的慾望

在這些專欄中,我經常強調的一個主題是教會所教導的沉靜、穩定、深藏的智慧。

在過去兩個世紀的世俗社會歷史中,充滿了喧嚷和怒火的故事。世界見證了一系列不斷變革的新意識形態,它們都宣稱是解決人類問題的「答案」,例如革命的社會主義、優生學、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科學主義、性革命和跨人類主義。

在這一連串潮流思想和默西亞承諾的動盪中,教會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傳講著相同的信息。當社會文明被急速而通常是暴力的變革所擾亂時,教會拒絕了改變。因此,她不斷受到攻擊,被指控阻礙「進步」。甚至教會內部的一些人也在焦慮和擔憂,認為教會正被拋在後頭,應該改變以「跟上時代」。

然而,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教會教導的智慧,它由數千年經驗以來的集體智慧所啓發,並受到聖神輕微細弱的聲音所激勵,比當今膚淺花俏的潮流穿透得更深入,指向現實和人類的真實本質。

我們當代的性解放先知們宣稱婚姻已死且不再需要,這一制度已經失去了它的用處,應該被一個更加新穎、更加自由的性解放模式所取代,這模式將帶來一個嶄新的個人和性滿足的時代。

面對這一切,教會堅定地站在其立場上,宣稱:「我們必須大力倡導婚姻與家庭制度,並且防範任何能扭曲它們本質的說法產生。因為對它們有害的一定對社會本身有害」(《愛的聖事》,第29號)。

我們應該對這種堅如磐石的智慧感到驚嘆並心存感激,這種智慧與現代主義者的抱怨恰恰相反,它並不是「壓迫的」或「落後的」。相反,它是打開隱藏人類本質的真理鑰匙,它創造條件使人類繁榮和滿足人們最深層的慾望。因此,當公正的科學研究不斷肯定教會教導的智慧,並肯定教會拒絕「跟上時代」時,我們不應感到驚訝。


文章翻譯自:Human Life Internaional “Why Our World Needs the Good News of Marriage”